峰峰金村祁家老字號涼粉你吃過嗎?吃了十幾年都不膩
在峰峰,涼粉始終有很強的市井性。有在街上推車單售的,也有在小吃店里合賣的,或穿插在宴席上,或在小餐館里調劑口味?傊,涼粉以各種形式活躍在峰峰餐飲市場的各個角落。峰峰本土有名的涼粉應該算金村涼粉了,很多人在登了響堂山看過響堂寺之后,一定不會忘記兌現另一個揣了許久的念想:吃碗金村祁家老字號涼粉。
金村涼粉
紅薯涼粉是用紅薯粉面(淀粉)熬制而成。傳統(tǒng)的做法是:取適當紅薯粉米(粉面與水的比例為1:3一4)。將粉面加入適量涼水浸泡片刻攪成糊裝(粉面容易沉淀,用時即攪即用),待鍋中水燒至58~60度時,倒入化開的粉面糊,邊倒邊攪,小火熬至顏色由白變暗時即可出鍋。
祁青廷,金村祁家老字號涼粉的傳承人。祁大爺今年68歲高齡,從20多歲就一直跟隨自己的父親學習做涼粉的手藝,一做就是四五十年,俗話說“人堅持做一件事不難,難得是能夠堅持一輩子”,祁大爺現在已經把這門祖?zhèn)鞯氖炙噦鞒薪o了自己兒子和兒媳。一直到現在,提起來祁大爺做的涼粉,大家伙都伸出大拇指點贊。早在多年前,由于生產工具等條件的落后,祁大爺要每天凌晨3點就要起床做涼粉,起來之后先用煤油將柴火點著來燒火,然后再準備原材料,一直忙活到早上八九點鐘才能做好。隨著科技的進步,祁大爺的生產工具也是越來越先進,制作過程也隨之簡化不少,但是為了保證涼粉的新鮮度和口感,祁大爺仍然堅持每天凌晨四點就起來忙活,做到六點,每天做上百斤的涼粉,生意好的時候能夠做三四百斤涼粉。等待涼粉成形晾好以后裝盆,九點左右再騎車出門到市場銷售。大爺采用了最傳統(tǒng)的沿街叫賣的方式,頂多一個來小時,百十來斤都供不應求,每天都有沒有買到涼粉的老顧客,總是不忘提醒祁大爺“明天能不能多做點,每天想涼粉想的睡不著覺”,可見祁家老字號涼粉總是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追求。
也許你很好奇,一碗小小的涼粉,怎么會如此引人入勝?墒聦嵕褪沁@樣,吃過祁家老字號涼粉的人都忘不了它那獨特的味道。聽祁大爺介紹說不是因為自己做的涼粉好吃,而是用的都是真材實料。祁大爺說以前做紅薯涼粉最好的鍋具就是昔日鄉(xiāng)間司空見慣的大鐵鍋,鐵皮厚,不易糊;最佳的燃料就是隨處可見的干木柴,火均勻,好掌握。至今祁大爺仍保存著老式的工具和作坊。
祁大爺還說,熬制涼粉把握好火候至關重要,出鍋早了,涼粉吃起來帶有濃郁的生粉子味兒,口感不好;出鍋晚了,粘稠的涼粉就會糊在鍋底,不僅品相不好,入口后還夾雜著一股子苦味兒。
現在祁大爺老兩口家里還種植著好幾畝地,每天日程排的很滿,早上做涼粉,上午出去賣涼粉,下午和老伴去莊稼地里勞動(種植著玉米、谷子、花生、黃豆、紅薯等多種農作物),晚上閑暇的時間也會跟村里同齡的大爺大媽打打牌,坐在大樹下聊聊天,這樣的生活,充實也不乏味。
在金村,涼拌或熱炒是紅薯涼粉最經典的傳統(tǒng)吃法,涼拌適合赤日炎炎的夏日,多將涼粉切成細條狀,澆上蒜汁,淋些芝麻醬和香醋,喜食辣者還可以剜上一筷頭辣椒油,吃起來清涼爽口,解暑降溫。
熱炒宜在寒意襲人的冬天,將涼粉切成薄片,待鍋里的油燒熱之后,先將蔥花、花椒、姜片、蒜瓣一股腦倒入熱油中,將鍋爆香后再放入片狀的涼粉,用鍋鏟不斷翻炒,待快熟時再放入切碎的辣椒、韭菜等時令蔬菜,蓋上鍋蓋燜上一些時間,開過便可食用。
峰峰視頻
- 大贊!央視七套“美麗鄉(xiāng)村快樂行”
- 今年以來,峰峰礦區(qū)以實施“1231”戰(zhàn)略和承辦全市第二屆旅發(fā)大會為契機,強力推動美麗鄉(xiāng)村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