峰峰旅發(fā)先鋒之三和村書記周明“小書記”也有大作為
來源:網絡媒體平臺 編輯發(fā)布:信息港小編 發(fā)布時間:2017-08-29
燥熱的一天終于拉上了黑色的幕布,稀有的涼風似有似無地游離著,納涼的人們三三倆倆地散坐在磁州窯藝術街區(qū)的邊邊角角,三和村書記周明讓斜跨著背包,拖著沉重的步子往家走,路上,不斷有人打招呼問好,周明讓一一回應。
這已經是原籍河南的周明讓在彭城的第35個年頭了,從14歲舉目無親的毛頭小子,到今天備受擁戴的三和村黨支部書記,從信訪大村到省級美麗鄉(xiāng)村,三和村的成長也是周明讓從繭到蝶的蛻變過程。
1968年出生的周明讓剛到彭城時最初在木材廠上班,但僅僅幾個月以后,木材廠因為經營不善倒閉了。無奈之下,周明讓只好到三和飯店幫廚,勤快、聰明、眼皮活,這些優(yōu)點讓他很快嶄露頭角,從洗菜工一躍成為掌勺大廚。有了做飯這個技能,他也慢慢地在三和村站穩(wěn)了腳跟,2005年到2010年,任三和村黨支部書記一職,2014年,周明讓再次上任三和村黨支部書記。
“村干部就是腳面灰,一跺腳就沒有了,所以村干部的自我定位必須要準確,不能太把自己當干部,要和群眾打成一片,要平易近人;也不能不把自己當干部,遇到大事大非必須敢于擔當,以身作則。”這就是周明讓的“為官經”,也正是這條話糙理不糙、樸實直白的“為官經”成就了今天的美麗三和,助推了磁州窯藝術街區(qū)項目的建設進程。
在磁州窯藝術街區(qū)項目中,周明讓最主要的任務還是面對村民,調解施工和村民之間的矛盾。面對不理解,他耐心細致地講解政策,不厭其煩地答疑解惑,村民也認準了“周明讓”這個牌子,有了大小問題都要拉他過來親自說,村民們說,只有周書記親口說出來的承諾俺們才踏實。
在拆建過程中,周明讓為了做通玉皇廟廟主的思想工作,他好幾天跟在廟主身后開啟“死磕”模式,天天給廟主講政策講道理,一番努力終于贏得了廟主的點頭,緊接著他又開啟了“暴走”模式,滿大街小巷的找搬遷地,有時候一天連看七八個地方,鞋底兒都磨破了,終于找到一處合適的地方。廟里搬家那天,周明讓凌晨4點就到了現(xiàn)場,親自肩挑杠子幫忙搬家,廟主感動地見人就夸,夸他耐心細致、為民辦實事。
施工開始了,周明讓密切關注施工進展,及時掌握施工動態(tài),碰到通宵澆筑或者急難險重的活,他也一起盯在現(xiàn)場。有一次他發(fā)高燒,領導多次叮囑他不用去工地了,但他從醫(yī)院輸完液后還是堅持回工地,一盯就是一天。有人勸他說,你才是個村書記,也不是什么大官,有什么事了往后面站,不用這么拼。
及時反饋情況,讓大家知道磁州窯街區(qū)的最新動態(tài)。
他說,豆包就不是干糧了?村書記就不是干部了?只要是當我們黨一天的干部,我就得盡職盡責的干好每一件事兒,發(fā)揮好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,全力盡好一個村黨支部書記應盡的職責。
峰峰視頻
相關信息
- 帶你了解峰峰真又牛麻辣爆肚 年收入
- 現(xiàn)在的社會越來越發(fā)達,地方的特色美食都已經廣泛的流傳到全國各地。在流傳比較廣泛的有著獨特風味的美